[摘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当前需要明确固态电池相关的术语、分类、编码等基础内容,“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术语和分类中,将电池分为了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
11月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在四川宜宾举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当前需要明确固态电池相关的术语、分类、编码等基础内容,“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术语和分类中,将电池分为了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
据此前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防止市场把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混淆,相关主管部门正在酝酿出台一个新文件,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
固液电池与固态电池在电解质形态和综合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固液电池仍保留部分液态电解质,通过添加固态电解质材料以提升性能;而固态电池则完全采用固态电解质,不含任何液体成分。
在性能表现方面,固液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提高约30%至50%,充电速度也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相比之下,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预计可达固液电池的1.5倍以上,支持充电10分钟补充80%电量,并因彻底去除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杜绝了漏液与起火风险,其循环寿命更可突破1万次。
此前“半固态”概念界定模糊,企业易借概念炒作,统一命名后能明确产品标准,帮助下游车企、消费者精准识别,避免市场乱象。此外,统一名称后,上游电解质材料供应商可针对性研发适配产品,中游电池企业能明确生产工艺,下游应用端也可制定清晰的采购与应用规划,加速整个产业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热点推荐
精选导读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