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检测设备行业竞争“白热化” 保全自身成首要难题

作者: 罗青 来源:动力电池网 时间:2018-12-03

[摘要]作为产线上的锂电池检测设备也难逃此“魔爪”,从最开始的“大锅饭”时代到现在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预计从2019年开始,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将会愈加明显,被边缘化的检测设备企业要想活的好,必须施展出浑身解数。

“强者恒强”“适者生存”,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在2018年的动力电池设备行业被诠释得更加恰如其事。



作为产线上的锂电池检测设备也难逃此“魔爪”,从最开始的“大锅饭”时代到现在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预计从2019年开始,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将会愈加明显,被边缘化的检测设备企业要想活的好,必须施展出浑身解数。



事实上,今年已有不少锂电池设备企业向记者反应,锂电池设备企业今年走得很艰辛。“前两年动力电池企业比较多的时候,多数企业躺着都有‘肉吃’,但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订单开始骤减,小的企业只能‘喝汤’了,我们公司的订单也不饱和。而据我所知,很多公司甚至都没有订单。”某锂电检测设备企业高管说道。



电池设备行业进入洗牌深水期


可以说,进入到2018年以来,有不少锂电池企业接到的订单在减少,而受到影响的不仅仅局限于锂电设备企业,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本身的订单量也在减少,洗牌进入深水区,这也是今年整个市场最显著的特征。



对此,惠州市汇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恒科技”)李国萍表示,动力电池市场的总体订单减少,设备企业必须做出调整,比如提质降本以及涉及多个行业,才能保证企业勉强能够存活下去。



市场格局大变 竞争压力剧增


“究其原因,在于动力电池行业‘洗牌’进入深水区,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在减少,而有的选择退出或停产,直接导致锂电池检测设备企业的订单不饱和。”业内人士表示,甚至还出现了锂电池设备企业被动力电池企业拖累的现象,而存活下来的电池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很多锂电池检测设备开始抢夺为数不多的那几家电池厂订单。



通过数据发现,2018年1-10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合计产能约30GWh,市场占比占整体的86%。而2018年1-10月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配套的电池企业共计8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家,其中仅前六家电池企业的装机电量超过1GWh。



纵观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态势,大多数的动力电池企业是在“陪跑”,仅仅少数的动力电池企业获得了实际意义上的订单。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预计到2019年能够供货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减少至70余家,而在2016年的时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最高峰达到150余家。




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数量锐减


诚然,动力电池企业的高度集中造成的影响直接传导到锂电池设备行业,这也是造成不少检测设备企业“活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所在。不过,造成锂电池检测设备市场高度集中的具体原因却有多个方面:



首先,企业自主选择权丧失,在“狼多肉少”的市场环境之下,锂电池检测设备市场的主导权已经转向到动力电池企业这里。当然这也意味着,供应到一线动力电池企业的检测设备厂商市场占有率红利将会愈加凸显。



以目前市场上来看,随着电池企业的集中,国内的锂电池检测设备企业,如杭可科技、泰坦新动力、瑞能股份、星云股份、恒翼能、精捷能(排名不分先后)等10多家企业供应上了国内一线动力电池企业。而随着动力电池企业的集中,几家锂电检测设备企业抢夺一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订单也成为必然事件,各企业之间的“战火”愈加明显。



以宁德时代为例,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在今年的招标项目中,泰坦新动力、星云股份先后接到中标其化成分容设备的订单。10月中旬,星云股份(300648)透露,公司2018年10月份承接的宁德时代锂电池检测设备订单,金额合计为1300余万元,交货期为2019年一季度。



9月12日,先导智能(300450))就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珠海泰坦新动力陆续收到主要客户宁德时代的中标通知,泰坦新动力的中标项目为化成机及容量机设备,总金额达3.49亿元。



其次,动力电池企业扩张放缓、企业综合实力加大。实际上,在今年来看,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和建厂减少,而电芯标准化却取得了进展,“提质降本”成为趋势。因此,一线动力电池企业对于锂电池检测设备在创新、性价比、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实力要求更高。



再次,企业之间压力变大。订单减少、账期长等综合因素带来的流动资金及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许多锂电检测设备企业急于出售、寻求上市公司当靠山的根本原因。



最后,锂电池设备企业之间相互蚕食,考虑到成本因素和生存因素,不少企业开始向上下端的业务延伸,整线打包方案成趋势,单机销售越来越没有优势。




比亚迪今年规划电池产能超80GWh


综合来看,整个锂电池设备行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没撑住的企业基本上都处于资金链短缺,处于生产停顿等状态,而其他企业为了逃脱被“out”的命运,加紧抢夺市场份额,技术创新也是层出不穷,不过这对于提升检测设备的品质和性能,也提供了正向的推动力。



针对现有的市场情况,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能”)副总经理李兵表示认为,“虽然现在市场情况不如之前火爆,锂电池设备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由于检测设备属于后端设备,去年大企业扩产的今年还有不少订单,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未来可憧憬的市场还是比较大。另外,在国际上的巨头电池企业纷纷前来国内布局的同时,也给国内设备企业带来一些实质性的订单”。



回归技术本身 企业机遇再现


为了保证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锂电池检测设备企业纷纷寻找出路。总体来看,历经市场淘洗的企业除了革新技术、钻研产品外,准确的市场定位、紧跟客户需求的规模化量产能力等是这些锂电池检测设备获取订单的策略。



业内一致观点认为,当前锂电池检测工艺呈现多样性,但为确保产品的一致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高额加码技术投资,破解工艺难题。回馈型分容化成、降低成本成为锂电检测设备研究深化的方向。



回过头来看,前几年由于国内电池检测设备企业各自的技术特点和专注市场不同,有的企业倾向于动力电芯分容、化成;有的企业推崇动力电芯回馈型检测设备;也有的企业专注于动力电池模组pack市场,各家都有自身优势和特色,各家都占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回馈型分容柜成主流


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的变化,不少锂电池检测设备企业必须面临如何活下去的困境,何去何从成为一道选择题。不过,随着动力电池的标准化,技术也逐渐统一,能量回馈型装备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布局的重点产品,这也成为少数分容企业入局动力电池市场的契合点。



例如,汇恒科技定位于小电池市场,依靠产品创新和技术积累,借助这一风口,已经慢慢渗入到动力电池市场领域,实现了从小电池厂到大电池市场的完美跨越。



当然各家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应对之策。瑞能副总经理李兵直言,“公司凭借能量回馈型设备优势,已服务国内众多一线电池厂、汽车厂,且将目标瞄准海外市场,设备远销欧洲、北美、日本、韩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瑞能股份加速布局锂电池智能制造,涉足化成分成自动化线、模组PACK自动化线,截止目前,瑞能股份就已经成功交付了十多条后段自动化产线”。



不过,随着国际上日韩企业的“回归”以及动力电池企业集中度再进一步的提升,能够存活多少动力电池企业还是一个未知数,而锂电池检测设备必须做好技术、资金储备,就看未来谁能“笑傲江湖”。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