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看点】百利科技子公司签4.71亿元锂电产线设备合同

作者: 编辑部整理 来源: 时间:2019-10-29

[摘要]新闻速读: 【动力电池】 1.百利科技子公司签4.71亿元锂电产线设备合同; 2.智慧能源前三季营收117.39亿 终止筹划三年的增发事宜; 3.鹏辉能源前三季度营收24.95亿元 同比增长40.94%; 4.亿纬锂能第三季度盈利6.58亿 同比增长199.23%; 5.天齐锂业上调“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投资总额至7.7亿澳元; 6.Terrafame扩充镍材料产能 Q3盈利1.54亿元; 7.寒锐钴业前三季度营收12.43亿元 钴价下跌降低盈利能力; 8.阿贡团队为生产无钴锂离子正极开发新途径

新闻速读:

【动力电池】

1.百利科技子公司签4.71亿元锂电产线设备合同

2.智慧能源前三季营收117.39亿  终止筹划三年的增发事宜

3.鹏辉能源前三季度营收24.95亿元 同比增长40.94%

4.亿纬锂能第三季度盈利6.58亿 同比增长199.23%

5.天齐锂业上调“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投资总额至7.7亿澳元

6.Terrafame扩充镍材料产能  Q3盈利1.54亿元

7.寒锐钴业前三季度营收12.43亿元 钴价下跌降低盈利能力

8.阿贡团队为生产无钴锂离子正极开发新途径


【新能源汽车】

1.特斯拉市值再次超通用成为美国汽车股第一

2.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长城汽车平湖整车项目正式动工

3.拜腾与欧洲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拓欧洲电动车市场

4.许家印赴欧考察世界汽车零部件龙头 超重磅战略合作即将官宣

5.一汽大众宝来·纯电和高尔夫·纯电同步上市

6.沃尔沃为电动车启用全新的命名体系

7.续航401km 东风本田思铭X-NV后天上市公布售价


关注动力电池网,每天了解动力电池圈大小事!


产业链


1.百利科技子公司签4.71亿元锂电产线设备合同


10月27日晚间,百利科技(603959)发布公告,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常州锂电与成都巴莫签订了《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先进智能制造项目(第一阶段)产线设备及集成合同》,涉及金额4.71亿元。


2.智慧能源前三季营收117.39亿  终止筹划三年的增发事宜


10月27日,智慧能源(600869)发布三季报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39亿元,同比降低7.19%;实现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0.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7.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9.61%;实现主营业务毛利率17.72%,同比增长2.76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2%,同比增长0.7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1.29%,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能源同日公告,经过多次调整,宣布终止增发并撤回申请文件。据悉,2015年底,电缆业务起家的智慧能源(600869,SH)通过并购进入新能源电池生产行业,次年8月份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拟募资不超过31亿元,扩大锂电池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后经过多次调整,目前增发规模变为不超过24亿元。但筹划已逾三年,增发事宜仍未完成,最终于10月27日晚宣布终止增发申请。


3.鹏辉能源前三季度营收24.95亿元 同比增长40.94%


10月27日,鹏辉能源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9亿元,同比增长2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7.52%。前三季度,鹏辉能源共实现营业收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40.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18.28%;基本每股收益0.96元。


4.亿纬锂能第三季度盈利6.58亿 同比增长199.23%


近日,亿纬锂能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45.77亿元,同比增长52.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205.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8.4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94.37%。


5.天齐锂业上调“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投资总额至7.7亿澳元


近日,天齐锂业(002466)公告,公司同意将“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投资总额由3.98亿澳元调整至7.70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37.12亿元),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19年12月31日。公告显示,尽管投资增长,该建设项目规模仍不变:以泰利森锂辉石精矿(标称氧化锂含量6.0%)为原料,建设年产能达2.4万吨的先进的世界级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连续生产加工厂。


据悉,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TLK于2016年10月启动了位于西澳奎纳纳的第一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并于2018年底启动阶段性调试工作,预计在2019年年底前进入连续生产和产能爬坡状态。


6.Terrafame扩充镍材料产能  Q3盈利1.54亿元


外媒报道称,芬兰金属公司Terrafame计划建立一座用于生产动力电池用化学品的新工厂,工厂将于2020年完工,2021年开始生产。在产能持续释放和7-9月镍价上涨的支撑下,Terrafame第三季度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0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4亿元),同比增长近20%。


7.寒锐钴业前三季度营收12.43亿元 钴价下跌降低盈利能力


10月25日晚间,寒锐钴业(300618)发布2019年三季报称,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2.43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4029.85万元。


在此前发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中,寒锐钴业表示,2018年四季度至今年7月份,钴金属价格持续下跌,公司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受钴金属价格反弹等影响,寒锐钴业业绩有所好转,实现归母利润3623万元。


8.阿贡团队为生产无钴锂离子正极开发新途径


据报道,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人员开发一种生产无钴锂离子正极的新方法,避免其他低钴正极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阿贡团队称,现在最受欢迎的低钴正极生产方法,是开发LiNiO2之类的富镍分层LiMO2(M=Ni, Mn, Co; NMC)氧化物,其中锰和钴的含量较低,如NMC-811。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阿贡团队建议对典型的无钴层状氧化物LiNi0.5Mn0.5O2进行改良。


新能源车


1.交通运输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已提前实现


交通运输部24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截至2018年底,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量超过45万辆,已提前实现原定于2020年的推广应用目标;同时,在全国高速公路940对服务区投入运营充电站约1800个、充电桩约7500个,保证电动汽车安全运行。


2.法拉第未来拟融资8.5亿美元 寻求首次公开募股


10月24日消息,据报道,法拉第未来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毕福康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之前融资约8.5亿美元。据毕福康预计这一努力不会因该公司创始人面临的财务问题而受阻。毕福康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利用下一轮融资来搭建首次公开募股的桥梁。


3.许家印:恒大一年要造100万辆新能源车 目标是做全球最大


近日记者获悉,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在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透露,恒大旗下新能源车的产量将达到年产100万辆,并用3到5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此外,计划通过一年半左右,将其新能源电池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此恒大计划给新能源科技研究院20%的股权激励,按首期投资300亿元计算,20%的股权就是60亿元。


4.新宝马i3将继续提升动力电池


据外媒称,宝马的新任首席执行官Oliver Zipse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i3会在未来的几年中继续生产,并且将继续得到改进,包括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升级。”随着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能量密度方面的不断增长,动力电池即使在原有造型不变的前提下,载电量也会逐步提高,所以宝马将继续升级其动力电池,以帮助i3获得更高的续航能力。


5.本田计划2022年前在欧洲销售电动车


据外媒Automotive News报道,本田近日提出新目标: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也就是到2022年前,在欧洲市场销售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与此同时,本田也在酝酿将柴油车型从欧洲市场剔除。本田表示,到2025年,计划在欧洲实现在售车型的全面电气化。


6.特斯拉官宣上海工厂投产 首辆国产Model 3已下线


近日,特斯拉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正式宣布,地处上海市临港区的特斯拉第二座电动汽车生产工厂Gigafactory 3投入生产,第一辆国产版Model 3已经下线。特斯拉第三季实现净利润1.43亿美元,同比下降54%。


7.奥迪或为电动化降本150亿欧元 至2025年将推出约30款电动车型


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奥迪制定了总额高达150亿欧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的降成本计划。奥迪首席执行官肖特(Bram Schott)也基本明确了要在哪些领域下功夫。至2025年,奥迪将推出大约30款电动车型,这将占到总销量的40%左右。


8.吉利旗下伦敦电动汽车第3000辆全新TX车型下线


近日,正在英国参加第15届世界华商大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陪同下,视察了位于考文垂(Coventry)的伦敦电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LEVC)绿色工厂,并见证了LEVC第3000辆全新TX车型的下线。作为吉利商用车设立于英国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安斯蒂工厂汇集了全球各地的顶尖工程师,充分发挥吉利控股集团的内部协同效应,致力于轻量化电动商用车的研发生产,打造全新的轻量化电动车平台。该工厂暨研发中心同中国杭州吉利商用车研究院共同成为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制造的新引擎。


9.45万人申请北京新能源指标,新申请者或将轮候9年


10月25日,北京小客车指标办发布今年第五期指标配置数据。经审核,截至2019年10月8日24时,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48576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10225家。按照《关于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轮候配置有关规则的通告》规定,个人和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已用尽,审核通过的有效申请编码按照规定将继续轮候配置。按照现行配置规则推算,本期新能源指标新申请者或将轮候到2028年才能获得指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