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萧山区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万向创新聚能城项目现场举行,本次参加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共20个,总投资8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95亿元。
记者注意到,曾被媒体称为“萧山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达2000亿元”的万向创新聚能城也在开工之列。现场展板显示,总投资680亿元的万向创新聚能城电池和储能项目,新建17个UNIT二层厂房和地下空间,引进国际领先全自动电池生产线,同时配套国内设备和公用工程设施。建成后,形成年产80G瓦时电池生产能力。当年投资65亿元。
现场展板显示,万向创新聚能城电池和储能项目,另有51.22亿元投资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配备一套电池储能系统,开展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能源多极利用和管理研究,提供能源转型、能效提升的市场化环境。
除了万向创新聚能城,当天开工的项目还涵盖了学校、安置房、生态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这次的开工仪式,是萧山近几年来集中开工项目数量最多、投资最大、结构最优的一次。”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敏说,这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是萧山集聚生产要素的载体,具有鲜明的集聚效应、带动效应和引领效应。
万向创新聚能城项目现场
去年11月,万向一二三对外宣布,公司将投资100亿美金建设产能达80GWh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基地、高端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和国际电池创新中心。据了解,8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基地是万向集团创新聚能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项目涵盖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智慧城市CBD社区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意在实现“实体+数字”的深度融合。
据悉,万向一二三的前身A123,于200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并于同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建了研发中心。2009年,在密西根州设立工厂,该工厂一直为通用、克莱斯勒等品牌提供配套。2012年,万向集团整体收购A123,经整合万向在国内的动力电池业务,2016年正式更名为“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同年,万向一二三在捷克开设工厂,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欧洲市场,其中包括戴姆勒奔驰、保时捷、捷豹路虎等欧洲车企。
历经多年发展积累,万向一二三的产品已覆盖高、低压乘用车以及商用车市场,公司专注于软包动力电池电芯、模块及系统的研发制造,并在12V启停电池、48V微混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领域的研发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万向创新聚能城:
在大湾区播下一颗“聚能”种子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万向创新聚能城位于浙江大湾区建设的“心脏地带”、杭州拥江发展的前沿阵地——萧山科技城,是萧山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预计达2000亿元,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国际金融科技社区、智慧城市CBD社区、研究院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将实现“实体+数字”的深度融合。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伟鼎将这座城定义为“一个没有退路的决策”。
对万向来说,“聚能城”聚焦的是创新体系,万向要把它奋斗49年的经验融入其中,集产业、科技、城市于一体,从新能源切入,把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渗透到产业,渗透到城市。
对萧山来说,“聚能城”聚焦的是“聚能”二字。它的西面有亚运村、钱江世纪城,东面有萧山科技城核心区,是萧山“两带两廊”产业规划中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显著,同时它又是一个有产业、有科技、有城市,又有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概念的“未来之城”,与省市区三级战略紧密相关。
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它要成为数字经济的发展高地、区域发展的新引擎、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成为浙江大湾区建设的样板。
正如万向集团对这座“未来之城”的初步设想,它的建设将分三大区块,其外形就像一棵“创新之树”,有树冠、有树干、有树根。现在,它的“动”,好比为浙江大湾区的建设种下一颗聚能的种子。
据了解,萧山将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区的目标,将万向创新聚能城的建设与亚运村、“两带两廊”规划、中央创新区、“22688”交通建设大会战、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地铁6号线延伸、杭甬高速抬升、滨江二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实施,努力建设一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成为萧山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浙江大湾区建设、杭州拥江发展战略的标杆之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