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积分配额难住外资巨头 四国车协出面求情

作者: 文/易蒙 来源:动力电池网 时间:2017-07-17

[摘要]世界四大汽车行业协会已向中国政府致信,要求其改变严格的电动汽车销售配额计划,呼吁中国政府将完成配额时间至少推迟1-3年。

713日,据德国杂志《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报道,世界四大汽车行业协会已向中国政府致信,要求其改变严格的电动汽车销售配额计划。该杂志表示,这四大协会分别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代表了全球70%左右的汽车产量,它们呼吁中国政府将完成配额时间至少推迟1-3年。

上个月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不光在国内引发广泛议论,甚至在国际汽车市场引发轩然大波,毕竟在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上,各大跨国车企明显准备不足。

一方面按照常理,政府在制定市场政策时会尽量避免激进的措施,采用稳步推进的政策来扶持市场。例如美国加州的积分制度,纯电动汽车配额比例从2009年的2.5%提升至2018年的4.5%,就给市场预留了9年的窗口期。不过国内新发布的双积分制度只留给企业不到1年的缓冲期。

另一方面,自去年9月发布《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后,国内汽车行业普遍呼吁降低标准,给市场多预留一段缓冲期,为车企减压,毕竟就算是国内企业同样压力不小。

在舆论一片倒向降低标准下,工信部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论证,这也让跨国车企产生了政策标准会降低标准的错觉,而国家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6月初进行的会晤也让跨国巨头错以为政府会在积分制的推进上让步。

显然,新发布的积分制度让外资企业失望了,严格的汽车配额,不到一年缓冲期,让普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鲜有布局的外资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毕竟就算是早一步收到风声的德国车企,早一步促成了大众与江淮的合资、戴姆勒奔驰和北汽签署的新能源协议,也只能稍占先机,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积分压力同样于事无补。

此次外资车企促成全球4大汽车协会的“联合上书”,也显示出外资巨头仍然在为争取缓解政策压力而努力,这一行为本身也传递许多市场信息:

首先在国内市场的推动下,纯电动汽车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市场主流,电气化发展将是传统车企不得不面临的选择。而近日,法国、德国、印度、挪威、荷兰五大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车,禁售时间为2025~2040年。

其次对于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进程,外资企业误判形势,在未来的的一段时间内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竞争中劣势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外资品牌已丧失先发优势,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被国内自主品牌把持;另一方面补贴政策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形成合力,进一步深化国内大型新能源车企的竞争优势,即便补贴逐渐退坡,仍能维持到2020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